唐之津
九州最北端。 唐津,顧名思義,是一個通往中國(唐)的港口(津)城市。 唐津市毗鄰朝鮮半島,能夠迅速接納並發展來自中國大陸的人員、貨物和文化。
這裡歷史悠久,留下了許多遺跡,包括繩文時代晚期日本最古老的水田遺址。 在中國史書《魏志文傳》中,這裡被稱為 “末盧國”,這也是 “松浦 “名稱的由來,指的是整個地區。 它出現在《萬葉集》和《源氏物語》中,有關它的歌曲也不計其數。
據說唐津的陶器文化始於室町時代,是與大陸交流的成果。 據說在戰國時期,豐臣秀吉入侵朝鮮,使唐津器發生了重大演變。
從江戶時代末期到昭和時代,這座城市作為煤炭運輸港而繁榮昌盛,雖然保留了城下町的風貌,但明治和大正時期的現代建築與復古的昭和商業街卻奇妙地融為一體。
唐津不僅擁有豐富的美食和美麗的海景,也是一座文化氣息濃鬱的城市,擁有許多時代的資源,如唐津城、唐津昆池、二階松原和唐津器等。
電影《大藍色》中的自由潛水員雅克-馬約爾(Jacques Mayol)也對唐津情有獨鍾,曾多次造訪這座城市。
唐津與世界相連,各個時代的地層相互交錯,各種文化在這裡交融綻放,每次來到唐津,您都會有新的發現和體驗。
舊唐津器
桃山時代對岸竹附近燒製的簡單陶器進行了技術革新。日本入侵朝鮮時,他們帶回的朝鮮陶工 他們將最新的技術傳給了日本。唐津陶器的樣式和種類變得豐富多彩,受到了許多茶藝師和文化名人的喜愛,古語 “一水井、二樂、三唐津 “就是對古代茶碗評價的描述。
唐津燒曾一度衰落,但由於中裡勉 (NAKAZATO MUAN) 等人對唐津燒古老技藝的復興,現在有多達 70 名陶藝家參與友好競爭,支持唐津燒的傳統和創新。
製作者八分,使用者兩分
在使用過程中,釉面上會出現像花紋一樣的裂痕(kannyu)。 這是製作者委託使用者完成作品的證明。
唐津陶瓷有 「製作者八分,使用者兩分 「的說法。 唐津陶瓷的理念是,製作者留出兩分鐘的餘地,作品在使用時才算真正完成。 隨著時間的推移,器皿的顏色會發生美麗的變化。 正因為它不是以成品的形式製作的,所以使用者對它的依戀才會增加,它才會成為獨一無二的 「我自己的器皿」。
使用之美
線條簡單,色調柔和。 乍一看,唐津陶器似乎是一種不起眼的陶器。 然而,當它被用來盛放食物和擺放野花時,它的真正價值就顯現出來了。 陶土的溫潤和質地的簡潔有力與生活完美融合,與食物相得益彰,而食物又與器皿相得益彰。
器物,因使用而圓滿。 聲音極具現代感。 唐津器皿的發展以使用者為中心,既傳統又前衛。
生活與器皿
文・Hisako Namekata
有的時候,第一眼看到的 “東西” 儘管只是一件物品,卻似乎煥發出生命的光彩。 一見鍾情可能就是這樣的時刻。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時候,你會突然愛上身邊那些看似一成不變的事物,說:“嘿,你今天看起來比平常更漂亮了…” 。 我有時會重新愛上它們。 然後,雖然它們通常只是普通的 “東西”,但你對它們產生的溫暖的愛意讓它們也覺得自己很特別。 從此幸福快樂。 這也許只是一種假設,但無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即使身邊有一件或幾件你覺得特別的東西,都會增加你感到滿足的時間。
我認為,能夠在生活中找到美麗的 “省略” 方式或好的 “空白”,也是一種幸福。我總覺得,有品味的人是那些能夠控制自己 “省略” 範圍的人。他們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們知道正確的答案,也是因為當你有了完美的決定之後,就再也沒有其他的餘地了。也許最美的東西不是浮誇的、權威的,不是用先進技術製造的,而是你需要的。我覺得,可以隨心所欲無意識使用的東西,往往在生活中更有用。即使你無法用語言表達,但如果你擁有一些只屬於自己的東西,那也是可以的。無論是人或物,寫出與自己面對面的愜意關係,都會讓你的日子和心靈得到美的陶冶。
生命起源於自然,自然也存在於人們創造的事物中,即使表達方式和技巧不同。 人最重要的行為 “吃” 離不開器皿,“吃” 是與生命連結的行為。 這些用手和心創造出來的器皿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紐帶,它們是用泥土和石頭挖出來的,上面放著大自然賜予的生命。 此外,這些器皿在文化交流中綻放出新的光彩。 仔細想想,器皿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就變得更重要了。
特別是,與大規模生產不同,唐津陶瓷仍然是由藝術家自己進山挖土製作黏土。 釉料通常用木材、稻草和其他天然材料製成,就像草藥染色一樣。 這類作品的特點之一是,從製作黏土到交付給客戶,許多藝術家都是自己完成整個過程。 也許因為一切都源自於大地,製作時充分受益於大自然,所以器皿本身似乎也有一種大自然的景色。 他們作品的魅力之一就是將莊重與粗糙泥土的質樸結合在一起,我覺得每位藝術家作品的特點往往都是他們自己的一個恰當的 “分支”。 你對他們了解得越多,他們的作品就越深刻,他們的 “空白” 就像沼澤一樣難以自拔,所以我建議你以開放的心態去接觸他們。